IB先锋的反思,让“能动性”先行——2019年IB教育中国论坛纪实
11月15日,2019年第三届IB教育中国论坛在上海开幕。IB中国教育论坛(简称IBCEF)是由国际文凭组织主办的连续性年会,重在展示本土化实践成果,分享教学实践经验。
本次论坛为期两天,不仅分享了IB教育顶层设计的架构理念,实用的教学实践案例,还提供了融合课程成果展,共有4场主旨演讲,10场融合课程展示,以及35场分论坛分享。来自国内外IB学校的代表和对国际教育感兴趣的教育工作者、投资人等近千人,共聚上海尚德实验学校,以此论坛为契机就IB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项目及教育领导力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对话。
本次论坛主旨演讲主题鲜明,内容具有前瞻性。国际学校协会(Council of International Schools)的学校支持和评估官员埃里克·贾巴尔博士Dr.Eric Jabal率先发表演讲。他引用了香港和天津的两所学校案例,解释道学校是否具备明确的目标和发展方向、学生是否达到最大化程度地学习、学校是否在培养全球公民是一所学校建构持续化发展系统的关键。之所以强调学生的能动性,在于我们希望创造一个更加互动的、启发性的学习环境。
华东师范大学赵健博士聚焦IB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任何褒扬与批评都有潜在的评判视角,优秀的IB教师是兼具国际理解和国家理解,懂得并能够管理其间的辩证关系,这样有助于呈现出更加真实的对IB的思考。应加强对学生所处于的原生文化的研究与理解,同等尊重附着于国家公民身份上的原生文化与附着于世界公民身份上的建构文化。
维多利亚(中国)教育集团总校长孔美琪博士则指出未来将属于具有学习能动性的人, 能动性是学校社区采取有目的、有意义地行动的内在驱动力。学生能动性的培养依赖于学校的活动设计项目,多样化的项目给予学生具体的互动情境,激发内在驱动力,培养社会交往能力。
最后,IB世界学校经理克拉克·斯特鲁普Mr Clark Stroupe在他的主旨演讲中提到“4IR(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概念,即全球生产方式变化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互动方式、思考方式等。在IB课堂上,教师不需要向学生提问已知的问题,而是要引导学生探索未知的问题和答案。
在社会变化的情境下,如何将现实问题融入进学生的学习中并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是IB教育实践者应当思考的问题之一。在某种角度上看,IB教育就是在教导我们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
Royal英联皇家幼儿园
将在IB的引领下
跟随世界的脚步
不断反思、砥砺前行
热 烈 祝 贺英联皇家幼儿园银泰红城新园“开园典礼”盛大举行 由Royal国...
为什么现在全世界都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有什...